1
2
自己總結一個范圍即可。如5-8mm的,搭蓋率和繞包角適當調整一下,用20或25都差不多!用寬一點的,繞包速度可以快一點。
這些沒有人規(guī)定死的,只是別太大了就好,比如別20附近的用個50的寬度。
一般包帶的寬度都是以5為一個跨度,如10、15、20、25。。。。。。小包帶另算(10以下的)。
3
如果你想算也是有辦法的!電纜手冊第一冊后面就有,包帶工藝學里也有,你就去翻翻看吧。公式我就不給你貼出來了。
4
學習了。!
5
多學習
6
7
學習了謝謝
8
包帶前外徑不是太大和太小,包帶寬度可以選擇和包帶前外徑差不多寬就可以了。繞包角度雖然標準里沒有規(guī)定,很顯然不可以太大太小,有個范圍,不能僅通過繞包角來解釋可以自由選擇繞包帶寬度。公式也是有的。
9
學習了
10
11
12
有標準公式的,
繞包帶寬度B
B=PI()*(D+t)*sinα*1/(1±k)
其中PI()=3.142;
D--外徑;
t---繞包帶厚度
k---重疊部分寬度與繞包帶寬度的比值,重疊繞包采用1-k,間隙紙包采用1+k
13
14